卡塔尔青训(卡塔尔青训营叫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 1、卡塔尔在当一种很新的东道主,在这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藏有哪些黑科技?
- 2、卡塔尔国家队为什么有黑人
- 3、卡塔尔为何那么多黑人
- 4、卡塔尔参加欧洲区世预赛对国足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 5、卡塔尔打的什么玩意
卡塔尔在当一种很新的东道主,在这届国际足联世界杯藏有哪些黑科技?
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即将拉开大幕,卡塔尔在将东道主作为一个新的东道主,他们准备了哪些黑科技呢?这也是看了几场国际足联世界杯后最有感触的一点!卡塔尔队的目标是争取将自己变成一个“非常特别”(mental here)的东道主,作为一个人口只有6500万的国家,他们在国际足联世界杯的筹备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国际足联世界杯所带来的影响,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进行宣传,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到“与众不同”(mental here),并以此为出发点去举办一届大赛。
在本次国际足联世界杯之前,大家有几件事想和大家分享。卡塔尔拥有一个世界级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在未来四年内,卡塔尔计划引入100名世界级球员,他们在青年队中的平均年龄只有20岁,其中80%为16岁以下。在过去10年的时间里,大家看到了卡塔尔足球的发展,而卡塔尔国际联赛的升级、足协转会窗、青训体系被打造得愈发完善,都是他们正在做着努力去改变和追求!
在举办国际足联世界杯的过程中,卡塔尔必须要实现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非常特别”(mental here)的东道主,而这次他们最大的挑战是要完成这个目标的实现。于是大家看到了更多新的卡塔尔在场馆的设计上就会下足功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哈马德体育场和奥林匹克体育场。
卡塔尔作为一个“新东道主”是在当地时间6月1日宣布的,并在当天晚些时候开始启动,这意味着,一届“没有东道主”、“仅有10个球场”的国际足联世界杯将在多哈开始。届时多哈体育场将是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中的主要比赛场地之一,它将成为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的揭幕战以及小组赛的主场馆。如果要把卡塔尔做成一个“独特”的地标性体育场给做好了,那么就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
卡塔尔国家队为什么有黑人
每个国家基本都有黑人,白人以及黄种人。
卡塔尔拥有强大的青训体系,他们很早就归化外籍球员,所以出现黑人并不奇怪。
卡塔尔球队是卡塔尔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简称,这个球队是从1960年开始正式创建的球队,球队从1970年开始加入到国际足联的行列,正式参加国际类型的足球比赛。
卡塔尔为何那么多黑人
卡塔尔正在举办国际足联世界杯。汇聚了全世界各地的人,并且在当地务工的人也比较多,尤其是非洲人,所以他的黑人有点多。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国地势低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1152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63千米,无明确的省级行政区划,以一些主要城市为中心,全国分为9个地区。截至2022年9月,卡塔尔总人口为265.8万,属于阿拉伯民族
卡塔尔参加欧洲区世预赛对国足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夜醒来,突然发现足球世界又“变天”了!就在北京时间今天(9日)凌晨,欧洲足联在正式公布2022年卡塔尔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赛程的同时,宣布:卡塔尔队将参加欧洲区第一小组的比赛。这一看上去“很不可思议”的情况,突然让笔者感慨万千,这何尝不是中国足球所希望的?卡塔尔队作为一个亚洲国家的足球队,居然跨洲参加欧洲区的预选赛,这何尝不是另类“脱亚入欧”?而这种创造性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恰恰又是在中国足球引起广泛非议且饱受磨难的。但某种程度上,如果能够认真研究卡塔尔足球发展之路,不仅仅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更对中国未来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学习之路。
①卡塔尔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0年多前,当卡塔尔正式提出申办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赛时,全世界所有人几乎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都未能参加过的海湾小国,何以能够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如果真的主办了国际足联世界杯,那个时候国家队不是去丢人吗?而这大概也是现在的N多国人的一种心态:因为中国男子足球的水平实在太差,如果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话,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何以去与世界诸强对抗?不明摆着就是要在家门口“丢人现眼”吗?实际上,国内众多官员至今依然持有这种心态,而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至今尚未有过申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任何实质性行动,尽管民间希翼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热情正在不断日益高涨。
但卡塔尔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而且,就是在10年前的12月1日,国际足联在苏黎世宣布卡塔尔获得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权!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笔者曾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卡塔尔拿下这届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权的全过程。
当然,笔者也不想去多谈过去这些年来西方社会以及西方媒体围绕着卡塔尔申办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舞弊行为的情况。而且,不管西方社会这些年来如何折腾,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即卡塔尔在拿到了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权之后,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即一定要把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赛办成一届“独一无二”、“超越历史”的国际足联世界杯赛。有关筹备工作、组织工作,也就无需赘言了。看看近期正在多哈进行的2020亚冠联赛东亚大区比赛各参赛队教练、球员以及随队工作人员的各种感慨,其实就已经知道卡塔尔的筹备工作究竟如何了。
更为重要的是,卡塔尔足协在如何努力提高卡塔尔国家队水平方面这些年来所做的大量工作以及付出的心血,恐怕并不为人所知。这个过程中,除了已经为中国球迷所熟悉与了解的卡塔尔精英学院之外,其实还有更为详细的一整套方案与计划。过去10年来,卡塔尔足协始终在按照最初拟定的这个计划步步为营,直至如今的全新“脱欧入亚”计划。
②“归化政策”背后的“希翼计划”
或许,中国球迷依然还在为卡塔尔国家队中曾启用过众多“归化球员”而耿耿于怀。因为回想起1997年十强赛以及2010年南非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与卡塔尔队同组争夺小组出线权时,当时卡塔尔队中就有众多来自巴西、乌拉圭以及非洲的归化球员,国内媒体甚至直接称卡塔尔为“雇佣军团”、一帮由“雇佣兵”组成的“散兵游勇”。
这期间,笔者还曾亲历了著名的“埃莫森事件”,即揭发了这名巴西球员根本不具备代表卡塔尔国家队参赛的资格。当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多年之后,国内N多人如今用卡塔尔的例子来为中国男子足球国家队启用归化球员进行辩护,或是当成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实际上,卡塔尔足协启用“归化政策”,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卡塔尔整个国家才拥有30多万人口,足球人才资源有限。但卡塔尔把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当做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拟定“卡塔尔远景2030”规划时就已经将其列入其中。恰恰是因为国家层面的这种策略,才有了当时的亚足联主席哈曼不顾一切地帮助卡塔尔在2010年拿下了2022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权。
与此同时,卡塔尔足协也开始全面发展本国的足球事业,特别是“卡塔尔精英学院”于2003年开始全面兴建,并从2006年开始推出了“The Aspire Academy Football Dream(精英学院足球梦想)”计划,聘请清一色的欧洲高水平青训专家进行选材,从青少年球员抓起,目标就是为2022年主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培养出一批可以与世界抗衡的优秀球员。像如今卡塔尔国家队中的阿费夫、莫伊兹等代表性的95年龄段球员,就是精英学院中培养出来的第一批本土精英球员。而现在的卡塔尔国家队主教练、西班牙人桑切斯就是当时精英学院中的一名教练,从2010年起正式开始接手这个年龄段的队伍。
但是,这个“The Aspire Academy Football Dream(精英学院足球梦想)”计划仅仅只是一个大概念,在这个大概念、大方案中还有诸多小的具体而细化的小方案。譬如,至2012年,精英学院又推出了一个名为“H.O.P.E Project(希翼计划)”。所谓的“希翼计划”其实是一个海外留洋培训计划,就是让这些95年龄段的球员分散前往欧洲多个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中去,跟随这些欧洲职业俱乐部的同龄球员进行训练、比赛。同时,每个月都集中一次,整队参加热身比赛。笔者也曾为此在2014年5月份的土伦杯赛期间,采访并详细了解过卡塔尔的这种“留洋模式”。
当时,让笔者颇为感慨的是:卡塔尔精英学院与卡塔尔足协的这种留洋模式从2012年开始拟定、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某种程度上,卡塔尔足协是学习了中国足协的做法。中国足协在韦迪时代于2011年底起开始启动“留葡希翼队项目”,与葡萄牙方面合作、将40多名小球员送往葡萄牙培训,其实是同一性质、采用的同一方式。当时,40多名球员分散在葡萄牙8家俱乐部,平时跟随俱乐部球队训练,至周末再集中、由葡方总教练卡洛斯指挥参加热身赛。如果有所区别的话,就是卡塔尔的合作方遍及欧洲,中国只是局限于葡萄牙。但卡塔尔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是中国足协根本就无法相比的。
2014年11月份的缅甸U19亚青赛上,当中国95年龄段国青队以2比4输给卡塔尔国青队、无缘世青赛时,国内又是一片哗然。但是,95年龄段国青队是这些年来最接近世青赛的一批球员,像最早进入里皮所执教的国家队的邓涵文、何超、姚均晟、刘洋以及国内公认的这个年龄段代表性球员韦世豪等,全部都是留葡归来的球员。可是,国内足坛的各种利益纠纷,将韦迪时代的这个项目贬低得“一无是处”,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当大家在感慨和羡慕卡塔尔这批95年龄段球员已经在卡塔尔国家队挑起大梁之时,笔者不得不说的是:不是中国足球人不想干事、干不成事,而是受到了各种桎梏太多,再加上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最终的结果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中国足球人想做成一件事,所面临的各种情况远比卡塔尔更复杂。
也恰恰是因为卡塔尔95年龄段开始初露锋芒,卡塔尔在2016年就做出了终止“归化政策”的决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耗资巨大,在归化球员身上投入的资金成本甚高;二则是牺牲了本土球员的利益。所以,尽管在2018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期间,卡塔尔队依然可以进一步加大归化力度、争取冲击俄罗斯国际足联世界杯,但在希翼不大的情况下,卡塔尔足协还是决定提前让桑切斯接班、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并开始大量启用95年龄段球员,像阿费夫、莫伊兹等这样的球员,便出现在与里皮所执教的中国队的世预赛最后一场比赛之中,于是也就是出现了38岁的郑智不得不对22岁的阿费夫犯规而被红牌罚下的那一幕。
至2019年1月份在阿联酋进行的亚洲杯赛上,卡塔尔队以95年龄段球员为主,历史性地捧得亚洲杯,宣告卡塔尔足球正式成为亚洲足坛的劲旅之一。可以说,卡塔尔在拿到国际足联世界杯主办权之后,在如何培养自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球员和国家队方面已经取得了又一阶段性的标志性成果。
③卡塔尔国家队整队“留洋”计划
如果说卡塔尔国家队作为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东道主,参加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40强赛是“开创先河”,因为国际足联世界杯东道主从来都未曾参加过预选赛,是受制于亚足联的相关规定,即亚足联将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第二阶段40强赛与2023年亚洲杯预选赛第一阶段比赛“合二为一”,获得40强赛八个小组第一以及四个成绩最好的第二名共12支球队将直接获得2023年亚洲杯入场券,卡塔尔队参赛的目的是为了拿到2023年在中国主办的亚洲杯入场券。
而这次,欧足联宣布卡塔尔队将参加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比赛,则更是开创性之举,不仅仅是作为亚洲球队跨洲参加欧洲区的比赛,更重要的是,此举某种程度上是卡塔尔足球“留洋”之路的一种延续与全新拓展。
当卡塔尔这批球员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在欧洲职业俱乐部接受熏陶时,当时实行的是“希翼计划”中的内容。但当球员变成职业球员之后,想要加入到欧洲顶尖职业俱乐部,恐怕就个体而言面临着各种限制,譬如最直接的“欧盟”与“非欧盟”球员的限制,而且前往欧洲效力还面临着队内的激烈竞争。像阿费夫、莫伊兹等球员之前曾在比利时、西班牙等国的职业俱乐部效力过,所获得的出场机会并不算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整队参赛,经受锻炼的就不只是个别球员,而是整个队伍,而且整队的技战术磨合问题也能够得到解决。
作为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东道主卡塔尔队无需参加预选赛,因而,现任卡塔尔足协技术总监、也是兼任卡塔尔精英学院技术总监的布拉沃就构思设想了“整队参赛”的方案与计划。一方面,因为卡塔尔队无需参加预选赛,平时只能利用国际足联指定的国家队比赛窗口安排一些热身赛,但热身赛的效果未必像参加预选赛这种性质的比赛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作为一国的国家队,比赛的对手也应该是国家队、而非俱乐部球队。
而之所以选择参加欧洲区的比赛,一方面是卡塔尔国家队为准备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赛,去年已经跨洲代表亚洲参加了美洲杯赛。而在2021年6月份,卡塔尔队将继续参加美洲杯赛,随后将在7月份参加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金杯赛。这就意味着:卡塔尔国家队与美洲球队已经有足够的交流。但相比之下,过去三年来,卡塔尔队仅仅只是在欧洲与欧洲球队有过一次交锋,即2018年11月份在比利时与冰岛队有过交手。显然,与欧洲球队之间的交流机会太少。于是,参加欧洲区的预选赛,显然可以让这批球员有更多的比赛经验。而未来国际足联世界杯赛上,作为东道主球队,卡塔尔队再遭遇任何对手,恐怕也就“心中有谱”。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在卡塔尔队跨洲参赛的问题上,亚足联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当初,亚足联与南美足联、中北美洲及俱乐部足联签署合作协议时,都有过跨洲邀请队伍参赛的计划,而卡塔尔足协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而这一次,卡塔尔队能够跨洲参加欧洲区的预选赛,同样也是亚足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欧足联一起促成此事成行。但是,卡塔尔足协之所以与亚足联能够有如此密切的合作、亚足联如此积极帮助卡塔尔,只要看一下在今年疫情情况下,在亚冠联赛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卡塔尔能够挺身而出、主办西亚大区以及东亚大区的赛事,大家或许也就清楚亚足联缘何会如此帮助卡塔尔了。所谓的“足球外交”,并非仅仅只是“用钱开路”。
回想一下国内有关方面所设想的“国家队打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计划,不能说这个设想不对,但面对卡塔尔国家队跨洲参加欧洲区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这个现实,或许大家就只能感慨大家的设想还是不够大胆心细,大家还是缺少创造性思维和突破性思维。
再说中国究竟是不是应该、能不能申办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的问题,看看卡塔尔最近这10年来的发展,或许大家已经可以清晰地找到了答案。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是不高,但卡塔尔可以在10年的时间里改变一切、改写历史,为什么中国足球就不行?这恐怕不仅仅值得中国足球人思考,更应该值得相关方面的人士认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
卡塔尔打的什么玩意
记者寒冰报道 开局前两轮积零分,得失球1比5,32强中第一支被淘汰出局的球队,这就是卡塔尔的国际足联世界杯初体验!
赛前野心勃勃的卡塔尔以两场毫无还手之力的失利,成为国际足联世界杯史上成绩最差的东道主。此前史上唯一未能小组出线的东道主是南非队(2010年),但他们前两轮至少还有1分和1个进球。卡塔尔现任主帅、曾任巴萨青训教练的桑切斯,拿着240万欧元的32强主帅第8高薪,交出的却是最差的成绩。相信卡塔尔足协的忍耐力,不会坚持到本届国际足联世界杯结束后。
因为首战厄瓜多尔的紧张和发挥失常,卡塔尔主帅桑切斯在第二场用马迪博和右后卫I·穆罕默德分别替代了哈特姆和拉维,试图用可以在攻守之间自由转换的532阵型,确保防守同时保持进攻威胁。同样首战0比2比分输给荷兰队的塞内加尔,也做了局部调整,摩纳哥中卫雅各布斯取代了P·西塞,中锋迪耶迪尤取代后腰迪亚塔,同时变阵442增加进攻压迫力。
尽管卡塔尔人希翼扭转颓势,但首战失利的阴影和主场气氛的巨大压力,最终彻底压垮了赛前一度自信满满的东道主。双前锋配置的塞内加尔持续不断施压,上半场第41分钟胡希解围失误让迪亚笑纳大礼。
下半场开局仅3分钟,迪耶迪尤又利用角球进攻将比分扩大到2比0。下半场第67分钟,切尔西门将门迪神奇扑出卡塔尔队最接近得分的射门后,国际足联世界杯对东道主而言就算是提前结束了。尽管第78分钟替补出场的加纳裔前锋蒙塔里攻入卡塔尔的国际足联世界杯首球,为东道主挽回一丝颜面;但仅5分钟后,马赛前锋B·迪昂就彻底粉碎了卡塔尔人扳平比分的梦想。
国际足联世界杯小组赛连败的结果,显然不是卡塔尔人能够接受的。为打造能在国际足联世界杯出线的球队,卡塔尔创办希翼足球学院,从西亚、非洲多达数百万足球少年中选材。经过残酷选拔,他们当中的极少数人得到留在卡塔尔的机会,加入当地俱乐部继续历练。这支卡塔尔队26人大名单有多达15人是归化球员,大多是这种自幼通过层层选拔,来自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裔。
其中非洲的苏丹贡献4人,包括前锋阿勒莫兹·阿里,主力中卫哈桑。门将巴沙姆,布迪亚夫则是出生在法国的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混血后裔,中卫胡希也来自阿尔及利亚。为卡塔尔打入国际足联世界杯首球的前锋蒙塔里来自加纳、对塞内加尔首发的后腰马迪博来自马里,中卫洛洛是出生在佛得角的葡萄牙裔。对塞内加尔一役的首发11人就有9人为非卡塔尔原住血统,但这些归化球员并未带来卡塔尔人期盼的成功。国际足联世界杯前长达2个月的集训热身赛,卡塔尔人的5连胜看似强势,实则对手实力较差,并且战意不足,卡塔尔的练兵实际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
小组赛末战荷兰,对两连败的卡塔尔人而言,将是不折不扣的尊严之战。历史上国际足联世界杯东道主小组赛至少都有1胜,2010年南非也在末轮2比1将上届亚军法国淘汰出局,仅因净胜球比墨西哥少遗憾未能出线。南非之前,国际足联世界杯东道主最差成绩都是小组出线。瑞士(1954年)、墨西哥(1970年)、西班牙(1982年)、美国(1994年)和日本(2002年)都达到了这个及格线,而卡塔尔花了史上最多的钱,“挨了最毒的打”。
相比之下,赛前难寻热身对手的伊朗队,在国内形势的巨大压力下,顶着首战2比6惨败英格兰的阴影,次战最后时刻连进两球2比0绝杀威尔士,保住出线希翼。至少表明,在抗压能力以及凝聚力上,伊朗队上比东道主更胜一筹。而随着伊朗的3分到手,本届国际足联世界杯6支亚足联球队之中一分未取的仅剩澳大利亚(仅打一轮)和东道主,这意味着卡塔尔不仅要在国际足联世界杯东道主历史排行榜中垫底,甚至可能面临亚洲杯冠军却拿到亚洲六队最烂战绩的奇耻大辱。
发表评论